麦类新品种、新技术
一、新品种


小麦:徐麦35

(省农科院徐州所)


1.png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502、国审麦20170007,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号:CNA20160012.4。半冬性,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亩成穗数较多。春季起身晚,起身后生长迅速。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株高80cm上下,茎杆粗,抗倒伏能力中等。后期根系活力强,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纺锤型穗,穗大码较密,籽粒角质,容重较高。产量三要素较协调,平均亩穗数38-43.2万,穗粒数34.4-40粒,千粒重39.7-43.5g。

2013-2015年度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8.4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7.15%,差异均极显著。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3kg,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7.51%,连续三年试验位居第一位。2016年铜山区利国镇高产示范方实产达712.5公斤/亩。

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小麦:徐麦38

(省农科院徐州所)

 

2.png

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13,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201006474。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起身拔节中等,耐倒春寒能力较好。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27.0天,株高79.8厘米,每亩有效穗42.4万,每穗34.0粒,千粒重43.3克。株型较紧凑,蜡质重,茎秆弹性好,抗倒能力强。旗叶挺,穗层整齐,灌浆快,结实性好,熟相较好。穗纺锤形,籽粒角质、饱满,外观商品性好。综合抗性较好,中抗黄花叶病、中感白粉病。容重831g/L,稳定时间10.3min,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2018、2019年参加省淮北片区试平均亩产540.96公斤、636.78公斤,比对照增产4.76%、7.61%,差异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的第2、第1位。2019-202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93公斤,比对照淮麦20增产5.86%。

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中高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小麦:连麦9号

(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3.png

连麦9号,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211000431。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窄,叶色深绿,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多,平均每亩成穗43.2万。穗层较整齐,株型较紧凑,株高81.8厘米,茎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综合抗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每穗结实33.1粒,千粒重41.8克,外观商品性好。

适宜种植区域: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小麦:连麦10号

(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4.png

连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31,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211000432。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抗倒性较好。拔节起身中等,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中大穗,籽粒角质,灌浆快。全生育期226.1天,成熟期与对照淮麦20相当。株高87.8厘米,每亩有效穗40.7万,每穗36.5粒,千粒重40.1克。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小麦:迁麦088号

(省农科院粮作所)  


5.png

审定号:苏审麦20170004;品种权保护受理号:20171282.4。迁麦08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31.9天,成熟期比对照淮麦20早1.4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大,叶色绿。分蘖力较强,越冬抗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抗倒性强。拔节抽穗早,灌浆快,落黄早,熟相较好。株高83.9厘米,每亩有效穗43.8万,每穗31.5粒,千粒重43.4克。


大麦:苏啤8号

(省农科院沿海所)

 

6.png

二棱啤用,幼苗半匍匐,株高为80cm左右,株型较紧凑,亩有效穗55万穗左右,每穗粒数为26粒左右,千粒重42-45克,籽粒饱满度好,细皱纹多而密,腹沟浅,麦芽品质优,产量三要素较为协调。参加国家南方大麦区域试验,在上海、盐城、扬州、合肥等试点表现突出,平均亩产达503.4公斤。耐寒抗冻性好,中感赤霉病,条纹病免疫,抗大麦黄花叶病。


小麦:扬麦24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7.png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7年分别通过江苏、安徽省引种认定,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在2017-2018年度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增产7.44%;2018-2019平均增产8.17%;201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6.08%。矮杆抗倒,株型紧凑,中抗赤霉病;粗蛋白含量11.8%,湿面筋含量21.6%,稳定时间1.8分钟,为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适宜在浙江、江苏、安徽淮南麦区推广种植。


小麦:扬麦25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8.png

耐迟播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春性,熟期与对照扬麦20相当。株型较紧凑,株高83厘米,抗倒性强。白粉病轻、中抗赤霉病。亩穗数33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1克 ;灌浆快,熟相好,适播期宽,适应性广,耐迟播性好,在极晚播(2019年12月5日播种)条件下,亩产达639.3公斤,树立了迟播小麦高产新标杆。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江苏和安徽的淮南麦区、上海、浙江、湖北中南部、河南信阳地区推广种植。 


小麦:扬麦27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9.png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抗赤霉病性强,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性分别为R级、MR级(严重度1.25、1.94);优质弱筋,达到亿滋国际的弱筋品质要求。适宜在江苏淮南麦区推广种植。


小麦:扬麦28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10.png

优质中筋小麦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6.1%;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6.9%。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推广种植种植。

小麦:扬麦29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11.png

优质强筋多抗小麦新品种。中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Pm21)、抗小麦黄花叶病、抗穗发芽;品质达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粗蛋白(干基)15.3%,湿面筋30.3%,稳定时间21.8min;适宜在江苏、安徽淮南麦区推广种植。


小麦:扬麦33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12.png

抗赤霉病优质弱筋小麦品种。该品种赤霉病抗性连续多年多点鉴定为抗级(R),在国家良种重大联合攻关20个试点两年平均比对照扬麦20增产5.18%,实现抗赤霉病和高产的有效结合,是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重大突破;优质弱筋,籽粒硒含量高。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江苏和安徽的淮南麦区、上海、浙江、湖北中南部、河南信阳地区推广种植。

小麦:扬辐麦9号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13.png

扬辐麦9号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9005),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196.6d,比对照扬麦20早熟0.1天,株高79.3cm,穗层整齐度好,纺锤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半硬质,熟相较好,抗倒性好。亩穗数33.1万穗,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8.9g。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籽粒容重794g/L,蛋白质含量12.77%,湿面筋含量25.95%,稳定时间3.9min,品质为中筋。适宜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小麦:扬辐麦10号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


14.png

扬辐麦10号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180001);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200002),2019年获品种权保护证书(CNA20173105.5),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株高79.9厘米,每亩有效穗32.9万,每穗38.4粒,千粒重41.4克;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经江苏省农科院鉴定: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感白粉病,中感黄花叶病毒病,高抗穗发芽。品质为中筋。适宜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小麦:镇麦12号

(省农科院镇江所)


15.png

镇麦12号属优质红皮强筋小麦品种。现已通过安徽、湖北、浙江等省市引种备案。幼苗直立,叶色较深;分蘖力中等偏弱;株型偏松散,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全生育期211.2天,株高81.8厘米,每亩有效穗30.1万,每穗36.16粒,千粒重45.84克。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抗黄化叶病,抗穗发芽。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含量15.24%,湿面筋含量32.9%,稳定时间14.1分钟,硬度指数69.3。

小麦:镇麦18

(省农科院镇江所)


16.png

镇麦18(苏审麦20200006,原名镇14125)春性中熟强筋红皮小麦品种,成熟期比对照扬麦20早1.2天。株高84.4厘米,每亩有效穗32.2万,每穗36.8粒,千粒重45.9克。幼苗直立,叶色中等,分蘖力较强。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中抗赤霉病,高感纹枯病,中抗白粉病,高感叶锈病,中感条锈病,中感黄花叶病毒病。抗穗发芽。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812g/L,粗蛋白(干基) 14.8%,湿面筋32.4%,吸水率62.5%,稳定时间14.6min,最大拉伸阻力643E.U.,拉伸面积107cm2,硬度指数65.2。

藜麦:苏藜1号

(省农科院新洋试验站)

17.png

藜麦是高蛋白全营养型苋科作物,类谷物,适口性好,低糖低脂肪,因其营养价值高,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呼吁全球关注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的行动中,推荐种植藜麦,在贫困地区可作为婴幼儿奶粉替代品。苏藜1号籽粒白色,品质优良,早熟,全生育期115天,中矮杆,株高85-100cm,穗部纺锤形,侧枝不发达,主茎直径2.1cm左右,平均4-6个侧枝穗,株型紧凑,开展度30cm,叶片鸭掌形,种皮黄白色,皂苷含量低,植物蛋白含量13-18%,煮熟后有清香味。喜肥,耐盐碱,可在盐分含量4‰以下盐土区域种植。每亩产量150~200kg,适宜高畦密植栽培,忌渍害。


元麦:苏裸麦2号

(省农科院沿江所)


18.png

元麦品种“苏裸麦2号”(苏鉴麦201501),春性,二棱。该品种幼苗半直立,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性中等,穗层整齐度较好,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β-葡聚糖含量较高,品质较好,综合性状优良。2017年被江苏省农委收录入农业特色新品种名录。2018年通过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CNA20141332.7),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GPD大麦(青稞)(2018)320044)。适宜江苏省大麦产区大麦黄花叶病轻病田块种植。


二、新技术


粘土地稻茬小麦精简高效播种技术

(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19.png

研制的“粘土地稻茬小麦精简高效播种技术”通过农机农艺配套,采用宽幅机条播,适用化程度大幅提高,控制播种量,提高作业效率和出苗均匀度,解决粘土地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稻麦两茬季节矛盾突出、播量偏大、均匀度不高等问题,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最终实现稻茬小麦精简、高效高产栽培。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粘质土稻麦种植地区应用。


饲用大麦高产栽培及调制技术

(省农科院沿海所)


20.png

饲用大麦选用适宜地方种植、生物量大的品种或专用品种,采用内外深沟排水、科学密植、高氮壮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大麦蛋白质含量和综合产量。在乳熟期至蜡熟期进行机械采收,采用裹包或窖式青贮,优化适口性和养分组成,实现长期供应。该技术种植的大麦可以显著提高饲用价值,是牛羊的优良饲料。

该成果江苏农业科技奖丰收奖三等奖1项,盐城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


全营养型作物藜麦一年两季高效生产技术

(省农科院新洋试验站)

 21.png


藜麦品种选择:选择全生育期不超过115天、耐低温、抗倒伏、抗病、粒型中等、耐渍的品种,全年分两季种植:3月上旬-6月下旬早春地膜覆盖促成栽培、7月下旬-11月中旬秋季栽培,配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营养型作物藜麦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采用合理密植、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达到高产高效。


稻茬麦洁区播种宽窄行条播技术

(省农科院沿江所


22.png

本技术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江苏省自主创新重大项目资助下研发而成。在前茬水稻留茬高度30-35厘米、秸秆长度10-15厘米并匀铺情况下,采用“2BFGK-12(6)260全秸秆茬地洁区旋耕智能施肥播种机”作业。技术特征:农机农艺融合,同步实现苗带清秸、施肥、旋耕、播种、镇压和田间沟系配套,在无秸秆区域播种两行小麦,形成窄行(行距15厘米),秸秆集中覆盖在非耕作区的小麦宽行间(行距30厘米)。主要优势:具有条带耕作、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护性耕作特点;肥料集中在苗区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洁区播种能防止秸秆架种、晾种,有利于小麦全苗、壮苗、壮根、壮株,挖掘丰产潜力。该技术已在如东县、海安市和南通市海门区、通州区等地展示和示范应用,丰产增效显著。该技术适宜稻麦两熟制地区推广。


保健型杂粮元麦优质绿色栽培技术

(省农科院沿江所


23.png

元麦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其突出的保健功能不断被发现和挖掘。研制的“保健型杂粮元麦优质绿色栽培技术”包括优良品种选用、适期播种、合理密度、优质群体构建、肥料精确高效施用、病虫草绿色控防等关键技术,以确保元麦在较高产量条件下的高品质、高质量。该项技术在如皋市、如东县和南通市通州区、海门区等地示范应用,通过优质杂粮开发推进了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了种植模式的不断优化。该技术适宜长江中下游沿江及沿海地区推广应用。

三、专家团队


省农科院徐州所淮北小麦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冯国华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11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博士4人,硕士5人。建有“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及DH群体构建实验室”、“小麦分子生物学及品质分析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主要研究方向为: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小麦高效绿色栽培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每年承担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2011年以来10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小麦新品种徐麦30选育与推广'获2013年度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小麦新品种徐麦31、徐麦32选育与产业化开发'获2016年度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有关企业合作选育的徐农029、明麦16、江麦23等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实现了黄淮南片白皮抗赤霉病育种的新突破,品种经营权转让获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徐麦33、35成为省市主推品种,徐农029、徐麦36被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专家组分别评为绿色品种和优质面条、馒头强筋小麦品种。


省农科院连云港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

24.png

团队负责人为樊继伟副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7人,其中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4人,硕士6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服务。

近年来,共承担省重点研发计划及省自主创新项目等省级及以上项目8项;育成小麦新品种4个;获授权专利18件;制定省市地方标准9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2篇。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连云港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淮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


省农科院粮食作所稻麦栽培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顾克军研究员,目前在编科技人员6人,辅助人员2名,聘用研究员1名。在编人员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名。

研究方向为稻麦周年高效绿色耕作与栽培,主要围绕稻麦周年绿色生产开展农机农艺融合轻简技术、作物秸秆还田逆境生理与调控技术、节肥增效装备与技术、稻麦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生理生态机制与调控技术等方面开展。

5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3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4项。申请获得授权专利18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项,3项技术被列入省主推技术,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等各1项。


省农科院沿海所大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 


25.png

团队负责人为沈会权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10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2人,博士3人,硕士4人。建有“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盐城综合试验站”、“扬州大学盐城大麦青稞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大麦改良中心黄淮海育种试验站”等重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主要研究方向为:小麦育种与栽培、大麦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及以上项目20余项;育成大小麦新品种10多个、获植物新品种权6项;获发明专利4项;制定省市地方标准7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盐城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盐城市人民政府专利金奖1项、江苏省农科院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省农科院沿海所畜牧兽医团队 


26.png

团队负责人杨智青副研究员,现有科技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博士1人,硕士6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省“三区人才”1人。主要从事健康养殖、绿色添加剂、饲用资源开发利用等3个方向的研究,是全国可饲用中草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副会长单位。   

十三五期间, 团队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2项,发布标准4项,成果获第三方评价4项,获省科学技术奖1项、市科学技术奖2项、江苏农业科技奖2项。建成盐城市畜牧养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1个、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个、沼液还田利用示范基地2个。新技术新模式在江苏沿海地区广泛应用,对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农科院里下河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 


里下河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是院四星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为高德荣研究员,现有核心团队成员4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建有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区域性品种测试站(扬州)、农业农村部小麦原原种扩繁基地等重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元件与技术创新。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0多项;育成“扬麦”系列小麦新品种37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4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5项;在Molecular Plant、Crop Jour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 1 项,省部科技奖10项等奖励。


省农科院镇江所红皮强筋小麦育繁推产业协同创新团队

 

27.png

团队负责人为李东升副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9人,其中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3人,研究实习员3人,中级技师1人。目标是扎根农业、服务三农,促进农民稳产增收,确保小麦粮食安全生产,为小麦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团队以小麦优质中强筋、强筋新品种选育与应用为重点研究方向,坚持自主创新,市场导向,通过育繁推协同开发优势,品种权转让、独家许可等形式实现了育繁推产业一体化。

近年来,共承担省市级及以上项目10余项;审定小麦新品种5个;获发明专利4项,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6件;制定省市地方标准2项;发表论文10篇,签订各类品种转让协议10项,累计转让合同金额3000余万元。获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项。


省农科院沿江所耕作栽培与现代农作制度研究团队


28.png

团队负责人为刘建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11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博士1人,硕士5人。建有“南通市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元多熟绿色高效现代农作制度构建;农机农艺融合及其轻简高效技术研发;元麦产业链构建及其功能性农作模式研究。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软科学等省级及以上项目20余项;育成新品种2个,研制农机装备新产品3个;获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论文9篇。获院(厅)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