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青花菜新品种和栽培技术

    一、新品种   

 

速生羽叶快菜:贝塔

        速生羽叶快菜新品种,叶色绿,蜡粉中等,叶缘深裂,丛生,具有丰产、抗病性强、品质高(萝卜硫素、Vc含量高,熟食味甘甜)等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栽培,一般作苗菜使用;播种密度400g/亩,20天左右采收。

 

水果甘蓝:甜味55

        水果甘蓝新品种,定植到采收55天,成植株开展度50cm左右,适合密植,生长整齐,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叶色绿、腊粉中、外叶数8片,叶球牛心型,球形规整,球色鲜绿,叶球紧实度为0.52,中心柱长小于球高的一半(43.4%);品质评价:江苏省区域试验品质评价,生食和炒食均居第1位,口感好;单球重0.93kg,平均亩产量为4400kg左右。

 

甘蓝品种:苏甘37

        中早熟圆球甘蓝品种。成熟期在55天左右,植株开展度中等,生长势较强,其外叶绿,蜡粉略少,叶球圆球形,平均单球重1.30kg,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50,叶球紧实度0.7,耐裂球性好,高抗枯萎病、病毒病和黑腐病。平均亩产量为4689.1kg。 

 

甘蓝品种:苏甘107

        中熟牛心甘蓝品种。其开展度中等,生长势较强,叶色绿,蜡粉少,叶球牛心型,球色绿,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46,平均单球重为1.25kg,耐裂球,抗寒性较好,平均亩产量为4028.5kg。

 

甘蓝品种:探春

        中熟牛心甘蓝品种。叶色翠绿,品质佳;耐裂球,冬性强,耐寒性好;单球重1.3 kg左右。适宜做春秋露地栽培或南方地区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 

 

甘蓝品种:春秋秀美

        早熟牛心甘蓝品种。球形美观,结球紧实,色深绿;冬性强,耐寒性好,耐根肿病;单球重1.3kg左右。适宜做春秋露地栽培或南方地区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

 

甘蓝品种:春喜

        极早熟圆球甘蓝品种,定植后45-50d可采收;色亮绿,球形圆整,结球紧实,口感脆甜;单球重1.2kg左右;适宜作春秋露地栽培或早春大棚栽培。

 

青花菜品种:苏青3号

        中晚熟花菜品种,定植后85天采收,株型直立,开展度小,适合密植。耐寒能力强,低温下花球保持绿色,不变紫。花球半球形,颜色深绿,花蕾细密,单球重0.5千克左右。亩栽3000-3500株。可作秋季露地栽培和南方地区越冬栽培。

 

青花菜品种:苏青8号

        中熟一代杂交品种,从定植到采收约75天左右;株型直立,适宜密植;花球外露,易于采收,商品性状佳,花球高圆形,深绿色,低温下不变紫,紧实,蕾粒均匀细密,无球夹叶;主茎不易空心,产量高,单球重500g左右;抗黑腐病、霜霉病、黑斑病;耐热性和耐连续阴雨性强。适宜做秋季或春季露地栽培。

 

    二、新技术   

 

水果甘蓝‘甜味55’高效设施栽培技术

1、品种特征特性

        ‘甜味5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适宜生食的牛心型水果结球甘蓝新品种,2016年通过了江苏省鉴定(苏鉴甘蓝201511)。‘甜味55’品质极佳,生食口感脆甜、暴炒色绿脆甜,植株半直立,生长势强,开展度50cm左右,叶缘无缺刻,叶片厚,蜡粉中,球叶深绿,单球重0.75-1.25kg。经全国各地试验示范种植,表现生长势强,一致性好,叶球紧实,商品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适宜全国各地春、秋季节栽培,冬春季节保护地栽培,产量达3000-4000kg/667m2。

2、培育壮苗

2.1、适时播种

        冬春季栽培宜在大棚里(或日光温室)播种,播种时间在11月上旬-12月上旬(或根据采收期可往后延到1月下旬),因冬天温度偏低,所以苗龄需要40-50天,一般在12月中旬1月下旬定植(1月下旬播种,3月初定植,可以直接定植在露地),2月下旬-3月上旬上市(1月下播种,5月初上市)。可通过调节定植期,在春节前上市,补充蔬菜市场供应淡季,增加经济效益。

2.2、播种

        育苗方式有苗床育苗和穴盘育苗两种方式。苗床育苗,苗床一般选择地势较高,排灌便利的地段,做成宽1.5m,长不超过20m的畦面,播种前苗床水浇透。采用撒播、条播或点播法播种。条播,可按行距5-8cm开沟,撒播以3g/m2播种,点播则以每5cm2营养土块播2-3粒种子为宜。播后均匀覆上0.2-0.3cm一层细土或基质,浇水以土壤湿润而不板结为度。一般4天可齐苗,揭掉畦面上覆盖物;穴盘育苗,直接购买育苗基质和育苗穴盘,播种前基质拌水,达到用水握不滴水状态,然后装入穴盘,穴盘上面轻轻压一个0.1 cm深的小窝窝,备于放置种子,可以直接人工点播或者播种机播种(面积大可选用播种机),播种后处理和管理同苗床育苗。苗床育苗用种量大,达到50g/667m2,穴盘育苗用种量仅需30g/667m2左右。

2.3、苗期管理

        播种初期水分管理重要,出苗前保证土壤或基质湿润,出苗后每天喷撒育苗苗床和穴盘,保证没有干透现象,10天左右,可以每隔一天适量浇水。定植前一周,开始控水,2-3天浇一次水即可,利于定植后活苗。苗期管理注意适量浇水,可以少浇多次,不仅防止棚内空气湿度,还要防止因床土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和幼苗徒长,或床土过干引起死苗。播种后白天温度不要超过30℃,最适20-25℃,夜间10-15℃,3-5天出苗,齐苗后白天温度不宜过高,以防徒长,温度15-25℃,夜间5-15℃即可。齐苗10天左右,观察苗子生长状况,如苗床播种,苗子可以利用土壤营养,整个苗期不需要补肥,如穴盘播种,苗子15天左右,观察叶色,叶色淡,可叶面喷施复合肥浸出液(2‰-5‰),后期根据苗子的生长情况可继续喷施复合肥。苗床播种后10天左右需要间苗、拔草。苗期基本无需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减少农药残留。苗期为40-50天,4-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

3、定植

        定植前翻耕晒垡温室土壤,施农家肥1500-2000kg/667 m2做基肥,然后翻土以温室纵向起畦,一般畦面宽苗床宽1-1.5m或2m,沟深和宽均为0.3m。定植前苗子进行低温锻炼一周左右,定植密度株行距为25-30 cm见方,亩定植5000 -6000株,也可以与生长周期较长的果菜类等蔬菜进行套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种植密度。华北地区适宜的定植期为3月中旬左右,河南、山东南部在2月中旬左右。一般棚内表土温度达到5℃以上即可在寒流将过、开始回暖时选无风晴天定植。

        采用带土垛或基质定植,有利缓苗和植株健壮生长。定植当天浇足起苗水,带垛起苗。定植时浅载轻压,以子叶露出地面为宜,随栽随浇定根水。

4、田间管理

4.1、温度管理

        冬春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是掌控温室内温度、湿度及提高地温,以期加速甘蓝的成长。定植后10天左右可不放风(温度高于30℃需放小风),待苗开始生长后开始通风,通风口由小到大,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5-25℃,达到养分消耗和积累的供需平衡,促进甘蓝顺利结球,如果长时间维持在25℃以上,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能满足植株在高温下呼吸作用的消耗所需,温度越高消耗越高,为增加制造养分的光合面积就会导致散球;如果温度过低,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白天室温不得超过30℃,白天掀棉苫控制温度、补充光照,晚上盖棉苫防寒保温。

4.2、肥水管理

        定植后适当蹲苗,然后浇水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大多数植株进入莲座期后,浇水中耕,连续2-3次,这时要随水追肥,主要施含N肥比重高的复合肥,以后每隔10-15 天浇一次水,连浇2-3次,结球期要追肥1次,就可以收获上市。每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水量可稍大一些,但不可大水漫灌。如果保护地湿度过高,通过放风降低湿度,上午温度上升后即可放风,一天中也可采取小-大-小方式。水果甘蓝的肥水管理相对严格,最好少施或不施化学肥料,提高叶球的质量。

4.3、病虫害防治

        冬春季节保护地栽培甘蓝整个生育期较露地栽培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因此病虫害较少。栽培中常见病害有黑腐病、根腐病、黑斑病、软腐病等,为了减少农药残留,病害以防为主,通过放风,降低室内湿度,如病害严重可用70%百菌清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根病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杀真菌药物轮换使用,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甘蓝菜青虫、小青虫、甜菜夜蛾等,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绝对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毒农药,其次进行生物防治,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00-300g兑水50-60kg喷雾;或用10亿活芽孢/克青虫菌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100亿活芽孢/克杀螟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成1000-15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任用一种,于害虫初现期开始喷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如果田里病害无法防控,菜化学防治可以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20%杀灭聚酯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收获前10天不用药,收获前一周浇水一次。

5、收获

        根据甘蓝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在叶球大小定形,紧实度达到八成时,陆续采收上市‘甜味55’单球重可达0.75-1.25kg。采收时要保留1-2轮外叶,以防叶球受机械损伤及病菌侵入。根据市场价格,尚未裂球的情况下可适当晚2-5天上市,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每个叶球每天能增重40-50 g,增加产量,提高产值。甘蓝叶球可隔株进行采收,缓冲上市时间,增加产量。

 

    三、专家团队   

 

省农科院蔬菜所叶菜类研究室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李建斌研究员;团队成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9人,助理研究员1人;主要从事甘蓝生物技术、甘蓝种质资源、小白菜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项目9项,省级项目11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 12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品种权授权7项;品种审鉴定3个;品种登记12个;地方标准2项;鉴定成果2项。甘蓝、小白菜等系列新品种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知识产权收益65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2017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技术三等奖1项;2017年江苏省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2018年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研究创新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

 

    技术咨询   

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
联系电话:025-84390222